隐性抑郁症怎么诊断
来源:科大抑郁症专科 日期:2016-08-27 17:59:05大多数人的情绪都会通过脸部表现出来,那些情绪抑郁的人通常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会沮丧、悲伤、无精打采。但是有些抑郁症特点却会隐藏起来,无人发现。而且很可能那些带着隐性抑郁症还是外向性格者或非常风趣的人。他们通常都如高手般很能隐藏自己的抑郁,而正是因为这样,这也才是真正的隐性抑郁症患者的问题所在——我们找不出他们身上的抑郁症状。我们怎么发现呢?我们怎么帮助他们呢?这里有7条小窍门能帮助你发现并帮助到那些隐性抑郁症的患者们。
1.他们很可能非常地外向和开朗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有一副开朗的性情时,内在的抑郁感受很难发现,特别是当他们已经习惯了外向,上了年纪以后更难被发现出他们的隐性抑郁。整个研究小组认为对于内向性格者,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抑郁感受是有困难的,但是,这样的假设似乎并不真实。我们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一个开朗的、善于交际的人很可能就对抑郁免疫。我们应当找到更多象征性标志,并且利用这些标志,我们更应该做个用感情倾入到那些个体当中的听众。
2.他们很可能隐藏了他们的抑郁
有一个关于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对抑郁态度的有趣研究。在澳大利亚,他们会把抑郁和耻辱挂钩,所以很少会透露自己抑郁的感受,大部分患者决定根本不管那些抑郁感受。他们的尴尬感或者很简单的担心某一天会失去他们的工作——这些表现都体现在因为他们的精神问题而采取病假天数当中。澳大利亚人和欧洲人的请假平均天数作了对比,这些数字表明,澳大利亚人只用平均14天来对付抑郁症状,而欧洲人需要平均34天。
3.他们很可能需要治疗或者从过去的创伤中走出
想象一下一个成功的女人形象:她有健康的孩子,完美的事业,和谐的婚姻。很可能其中存在着一段没有得到重视和没有恢复的承重创伤也同时出现在那女人的身上。心理学家把这类人群称之为PHDP(完美型隐性抑郁质人群)。自信和幸福是外向性格者的典型特征,也正是这样它们也与内在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而这样的隐性抑郁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特别是被那些随时可能自杀的患者所忽略。更加可悲的是,没人发现这些隐性的现象,或者说这样的隐性抑郁症人群根本没勇气去找人倾诉。当身边的朋友或者爱人在和我们谈论他们的疲惫感和焦虑时,我们需要格外注意他们的细微变化。
4.他们很可能都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大部分学者现在都相信在饮食疾病和抑郁之间存在着连接关系。虽然他们是两个独立分开的疾病;但是其中一个的出现也会引发另一个疾病的产生或者它们也会同时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遭受饮食疾病的困扰。导致饮食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媒体影响(广告)、身体塑形/身体锻炼(减肥)和抑郁。如果你注意身边某人突然胃口变得大增或大减,请和他/她说说话,并劝说他们进行心理治疗。隐性抑郁症可能就是导致饮食变化的真正凶手。
5.他们很可能对他们的幸福不置可否
通常,带有隐性抑郁症的人群在对待他们热爱的事情时,很少会显示出积极的一面。如果有人声称他一点儿都不沮丧抑郁,但是却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也不在乎什么事情的话,你就必须注意了,那人身上肯定有些抑郁的标志被你忽略了。如果你读过Eve Wood的书《10个步骤让你改变你那矫揉造作的内心世界》, 里面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自我激励如何教会我们应对抑郁和焦虑的事例。里面也同样有一些关于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或者替代疗法供读客选择,这也不失为本书中有用的章节。当然,交谈是我们找到合适疗法去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重要的第一步骤。
6.他们很可能容易激怒和生气
我们经常会把沮丧和冷漠、无助、抑郁情绪和哭泣关联到一起。但是,往往也有一些抑郁症状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因为它们总是突然爆发又突然消失以至于被人们忽略。这样的抑郁症状只被人们认为是很普通的现象,就像雷达无意间发射出的光点一样,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很多人都会选择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去发泄表达他们抑郁。
7.他们很可能睡眠质量不好
如果你的爱人抱怨说他经常睡不够(或者睡太多),这可能就是他的心理世界有点异常的一个标志了。这些睡眠问题很可能是内心深处或者内心所被困扰的焦虑、嗜睡或沮丧的外在表现。睡眠问题和抑郁很多时候都是相关联的。如果有人愿意敞开心扉的话,我们是可以对两者关系作出一定探讨的。
很多抑郁症都不会被发现甚至被正确治疗,所以常常会以悲剧的结尾收场。有10%至15%有着严重抑郁症状的人,在未被正确治疗抑郁症状的情况下都选择了自杀。正如上述数据,很多人可能都会隐藏起他们的抑郁,甚至认为抑郁的感觉是假的。很多时候,他们都更愿意把他们内心的黑暗面(抑郁的小秘密)深深地埋起来。此外,还有很多人在面对公众(朋友、外人)和面对自己(独处)时完全截然相反,在独处时他们非常的孤立和难受,但在外人面前又像个无事人一般。认真对待,仔细发现身边隐性抑郁症人群可能是个艰巨的任务,但这样做能帮助他们得到正确的对待和治疗。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不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有问题直接咨询客服。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越来越多人抑郁症,这些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抑郁症已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详细】